翻页   夜间
妙书阁 > 阴谋天下秦二世 > 第四十六章 败战方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 https://www.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耳的思路是,原本信都与巨鹿共有十万卒,邯郸损失万五,还有八万五千卒。将这些军卒全部收缩到巨鹿后,若王离来攻就是十四万对八万五,兵力差距大为缩小,而且巨鹿北面还有陈馀的五万卒。

    可巨鹿城内实在是放不下八万多卒,最多只能搁下六万,而且陈馀的新募军多为老幼,硬碰硬的跟王离的秦啸军打那会死的很惨,只能作为秦军背后的一种威胁力量,让王离不能全力攻城,需要分兵防范。

    不过张耳也想好了对策,将城内多余的二万五千卒遣到城外,与陈馀军遥遥相对,和巨鹿城构成一个三角,对王离攻城的牵制作用更强。

    齐燕两国距离巨鹿在八、九百里左右,只需要坚持一个月,齐燕的援军就可到达,王离会更分神。楚国距离巨鹿一千一、二百里,若能坚持四十天,楚国的援军也就到了,那时候合四国之兵,王离要是不逃,没准还能全歼呢。

    如意算盘打得响啊。

    而且,当他丢弃信都赶到巨鹿后,更加深信自己的决策正确,因为在赵王歇的临时行宫内见到了一人,此人乃赵国名将武安君李牧的侄孙,李齐。

    李齐在历史中的记载极为有限,只在汉文帝与冯唐的交谈中提及,是巨鹿之战时巨鹿的守将。宋义在援赵途中一停就是四十多天,再加上路途上至少需要四十天,所以李齐必须守住巨鹿三个月,才能盼到项羽的援军到来。

    因为缺乏足够史料,李齐的军事才能很难估价,但能守住巨鹿几个月,至少也是一个守城的将才。

    有李齐领军守城,有陈馀的五万卒在城外虚张声势,张耳又让自己的儿子张敖带着城内放不下的二万五千卒在城外构建出另一个牵制点,他的担心消除了一多半。他这个儿子还有个陈胜王给的封号,成都君。本故事之外的真实历史上,张敖还娶了刘邦的女儿,然后他自己的女儿又嫁给了刘邦的儿子刘盈,即汉惠帝的皇后。

    既然已有决断,张耳也不耽搁时间,先将信都城内居民的存粮搜刮一空,然后立即整队带兵押着粮秣辎重革车向巨鹿而去。他倒是没有竭泽而渔,给有存粮的百姓家中都留下了约够三个月的口粮,并且还留下借据,信誓旦旦的说一旦赶走了暴秦,借走的粮粟一定加一成利息归还。当然了,他在上面下了这么个命令,下面人怎么执行他就管不过来了。

    平安抵达巨鹿的当天,张耳也毫不意外的收到斥侯探报,秦军已经占领信都。

    意外的是,秦人占据信都后,似乎并没有再接再厉,立即向巨鹿进发,而是环绕信都城扎营,信都城内都没有派兵驻守,只是有少量军卒分为数队进城访问了一些百姓后,就又退了出来。

    秦人不攻,张耳抓紧时间再次派出信使向各国求助,同时热火朝天的城外建营、城内加固,一派赳赳向前的保家卫国景象。

    _

    “来来来,坐,坐。”王离热情的把将闾招呼到中军大帐后面自己居住的小帐内,说是小帐,要是睡军卒也够睡上十个八个的。

    “大将军,小将为属下,这不合适吧。”将闾想起胡亥的吩咐,有些局促。

    “哎,这是私下场合,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在外面大帐内你是本将军的属将,可离开军营你还是忠王呢,某该称臣才对。今天咱们都用你和我称呼,或者呼名,我就叫你将闾,你就叫我王离,我不是大将军,你也不是忠王,如何?”

    王离胡乱摆着手:“军中阶级森严,有时候当个大将军也是寂寞。苏角他们一直跟着我,想让他们和我平起平坐的随便聊聊,他们的习惯也改不了。你来了,咱们总算可以不分上下尊卑的说说话了。”

    将闾笑了:“如此,我就不推辞了。”

    两人坐下,王离拍拍手,两个亲卫端着一些肉食和酒进来放到两人案上,然后退了出去。

    “请。”王离一端瓷酒碗。

    他也得了皇帝赐下的四个瓷碗,宝贝极了,专门有个亲卫给他背着装瓷碗的小木盒。

    将闾端碗为敬,两人一起喝了一碗。

    “想必出咸阳时,陛下也跟你说过这次作战的意图吧。”王离没有看将闾,低着头边舀酒边说。

    “是说过,不过我可不是陛下派来监视你的,陛下公开和私下里都跟我强调过,绝对不能干预你的任何决断,只管听令,所以千万不要因为我而让你觉得掣肘。”将闾略带属将的谦卑举起瓷碗:“请。”

    两人又喝了一碗。

    “我说担心也担心,说不担心也不担心。”王离笑中带有一丝落寞:“守御北疆多年,看着大将军邯在山东每战必胜,着急啊。好容易陛下将秦啸与秦锐对换,又给了这么个密诏。”

    “不过,治政之事我不懂,你我都是军人,陛下诏令什么,咱们就做什么。我原来的属将们听令惯了,就算有疑虑会私下抱怨,但对我发出的军令还是会不折不扣的执行。我担心陛下没有跟你交代过此战的目的,怕你觉得我瞎指挥。不担心呢,是陛下既然要你服从军令,而你是大秦公子和王,必会遵诏执行。”

    将闾陪着王离叹了口气:“陛下是怕朝中大臣们的头脑被秦锐连胜冲昏,战争可得领地,但治领地则不能以战解决。现在山东之乱,如果父皇帝能再多几年,逼迫山东百姓适应秦律,可能也就不会发生了。或者,如果没有赵高蛊惑陛下那几个月,也不至激化。”

    将闾这话说的极为大胆,最后这句话等于在品评皇帝,以他的也具有承继皇帝位的公子身份,能说出这样的话,相当于对王离表示了绝对的信任。

    王离确实愣了一下,接着眼中就有了暖意,这是没拿自己当外人啊。不过这种话实在太敏感,若有第六只耳朵听到,完全可以被当作将闾在拉拢军方表达对当今皇帝的不满。

    他不相信将闾觊觎帝位,一是这些天他也在观察将闾,基本判断将闾是一个忠厚的人。二是将闾手里没有任何力量,谋位毫无希望。

    不过,就算将闾真的想要拉拢他一起来篡位,他王离也不干。皇帝现在的地位极为牢固,且不说冯去疾那帮旧臣是谁在皇帝位上就忠于谁,就说军方,章邯一定会死忠于皇帝,还有从百越返回的任嚣也必然忠心耿耿,不然也不会回来了。

    再说公卿们,司农卿是皇帝从山东提拔的,他希望皇帝重民生,皇帝就给了他增加粮产的方法让他去试;上卿也是皇帝从山东弄来的,军政谋略都是个鬼才;李由因皇帝善待其父,也必定是忠心的;辅王怎么看也都是忠于皇帝的。

    自己虽然手握二十万大军,但和皇帝掌握的力量相比,可没有任何胜算。更不要说皇帝在身边铁桶一般的护卫力量,三千山地曲如同鬼魅,那二万内侍军基本就是二万死士,别人可以轻视,王离不敢轻视,所以他把将闾所说的话就当作是一种亲近的表示。

    “此次作战与往昔不同。”王离啜饮了一口酒:“往昔作战都在谋求胜利,所以我能和其他将军们商议作战方式。可此次作战的目的不可为人知,所以你既然知道内情,我也就只有和你一个人进行商议,还希望你能全力助我。”

    “我只怕影响了你的决断,那就违诏了。”

    “无妨,你的建议能让我多一个思考的方向,最终决断如何,当然还是我自己去做。”王离放下酒碗,两眼盯着将闾:“前期咱们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邯郸,吓得赵人不战而逃放弃了信都。下一步的行动,我意是在信都假做休整,暂缓攻伐巨鹿。以我军现有的战力,巨鹿虽然守城军和陈馀外围的赵军加一起有十三万余人,但应也用不了一个月就可攻破。匠师台弄出来的这些攻城械具的威力太大了,攻邯郸的方式很粗放,实际上未尽全力。但这样一来,齐燕楚的援军未至就拿下巨鹿,皇帝要我败战的目的如何达成?”

    将闾正在切肉的手停顿下来,看得出他在努力思索着。王离也不说话,也拿着小刀切起肉食。

    “大将军……”

    “叫我王离,不然我就称臣。”王离抬头瞪了将闾一眼。

    “呵呵,”将闾笑了笑,表示道歉的拱拱手:“我有两个想法。一是就按现在的方略,假做准备后再伐巨鹿,当我等攻巨鹿急迫之时援军到达,我军在两方力战后败战退兵。如果按齐楚各出兵八万,燕出兵五万,加上十三、四万赵军,敌军总数可近三十五万。我军虽有从北疆带来的十八万和陛下从关中调拨的二万,可三十五万敌军再加上赵军与援军可以内外夹击,我军败战也说得过去。只是若按此略,我军迟迟不攻巨鹿,需要一个说法。当然我等在信都暂留也确属需要,因为要攻巨鹿需要从洹水到巨鹿筑甬道。另外攻邯郸时火油消耗较大,需等待补充,也是一个说法。”

    古洹水,发源于林虑山东侧,过安阳,在巨鹿城东南数十里经过,最后在高唐邑(今高唐县东)北注入河水。

    _

    “嗯,我就是如此想的。那么你的另一个想法又是什么?”王离脸上露出期冀的神情。

    “另一个想法就是立即攻城,在援军到达前破城,把赵军从巨鹿赶出去,这样筑甬道可与攻城同步。”将闾用小刀戳起一块肉送到嘴里,这军中的肉食滋味可比皇帝宫中的膳食差的太远了,很腥啊。

    他咧咧嘴,继续说道:“快速破城,赵军的伤亡不会太大,围三阙一,直接就把赵军赶出去了。就算其减员一万,援军到后他们仍有三十三、四万人,必然围城来攻,从河水到巨鹿的甬道也会被断。粮道被断,围城军兵力多于我军,为避免军心崩溃,突围而出放弃赵地,也是兵之常。”

    “哦?让我想想。”王离也不切肉吃了,两眼开始散焦。

    很快王离的眼睛又能聚焦了:“将闾,我觉得可将你说的两种想法综合一下。”

    他伸出一个手指:“明日就开始遣斥侯从棘原沿洹水而行,看在什么位置适合向巨鹿筑甬道,十五日后向巨鹿进军同时即开始筑建,给各路援军一个时间缓冲。虽然各国到巨鹿的路途上需要三十到四十日不等,但他们聚集军卒,准备辎重,也需要五至十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