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妙书阁 >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 第329章 恩威并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 https://www.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他跟随师傅学习酿酒开始,就深知酿酒中最关键的两个要素,一是粮食的品质,二是水的品量。

    此二者如同酿酒的基石,直接决定了酒的品质。

    除此之外,酿酒过程中的其他环节,就全靠个人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来把握了。

    而这次的酿酒工艺,与他以往所接触的方法相比,有着诸多讲究。

    在原料的选择上,其严格程度超乎想象。

    对每一种粮食的产地、品种、收获季节,甚至颗粒的饱满度、成色等,都有着细致入微的要求。

    只有完全符合这些标准的粮食,才能被选用为酿酒原料。

    不仅如此,连制曲发酵等过程也极为讲究,对温度、湿度、时间的把控精确到了极致。

    而且,这次还有以往从未见过的工具,一看就不是凡品。

    “你对这次的品质可有把握?”

    这是孟星辰此刻最为关心的问题。毕竟,上次王清晨三人便让他吃了不少亏。

    有了前车之鉴,这次他难免会担心王清晨是否还留有后手。

    “应当不会有太大问题。给世子殿下提供这份秘方的,必定是一位酿酒高手。就我们目前实际操作的情况来看,整个工艺流程虽然复杂,但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问题。”

    老付耐心地向孟星辰解释着,语气中透露着坚定,这是一个酿酒师的直觉。

    在这个酒坊里,除了孟星辰之外,他是唯一知晓完整配方和全部酿造工艺的人,因此肩上的责任也格外重大。

    “听说你又添了个小孙子,这块玉佩,你拿去,就当是本世子给孩子的一点贺礼。”孟星辰眼神晦暗难明。

    说着,随手拿出一块玉佩递了过去,脸上带着玩世不恭的笑容。

    然而,老付听在耳中,却感觉后背一阵发凉。

    “谢世子赏”但凡能活这么久的,没有一个蠢的,他自然不会蠢到推脱。

    恩威并施这便是顶级世家子弟的样子。

    即便不是与生俱来,耳濡目染之下,他们也早就融会贯通。

    只是恩又岂是那么好拿的?

    ……

    没过几天,李?莸那胱啾愕玫脚?础

    随即一刻不停地离京前往北境,调查镇北王一案。

    至于这一安排是否符合景佑帝的心意,外人无从得知。

    不过,既然主办此案的官员提出了前往北境调查的请求,景佑帝自然没有理由拒绝。

    王清晨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想为自己的外公创造一个机会。

    此前,他发往北境的信件一直没有得到回复,或许外公并不愿意让他轻易卷入此事。

    那他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外公争取更多可以操作的空间,以便更好地处理此事。

    至于选派前往北境的人选,梁朝显然是不合适的。

    无论是从他的身份地位、个人能力,还是在朝廷中所处的位置等因素综合评估,都不是最优选。

    在经过反复权衡之后,实在没有比李?莞?鲜实娜搜 

    所幸这位老尚书为人正直,至少不会明目张胆地做出徇私枉法的行为。

    而留在京城中的梁朝,这几天的日子可谓是热闹非凡。

    得益于王清晨之前的提醒,他开始对那些向他靠拢、试图与他建立关系的朝中百官,进行了几番地甄别。

    这朝堂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他人的圈套,因此,大局未定之时他也不得不谨慎行事。

    与此同时,御史台在这几天里却遭遇了一场风浪。

    除了被禁足的李继春之外,其余的御史们无一幸免,全都遭到了朝中官员的弹劾。

    而这次弹劾的主要矛头,直接指向了那些曾经为梁朝请封的御史。

    这一变故,让朝中百官顿时陷入了困惑和迷茫之中。

    皇孙殿下此举究竟出于何种目的?

    在众人的认知里,通常上位者都是铲除异己,以消除潜在的威胁。

    可如今皇孙殿下的行为却恰恰相反,他此举无异于自断臂膀。

    甚至将有意朝他靠拢的骑墙派给钉死在了墙上。

    然而,朝堂之上自古便不乏聪明之人。

    中书省,政事堂

    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崔师,依您看,皇孙殿下此举何意?这岂不是在自断根基吗?”

    中书侍郎施泾川满脸疑惑,小心翼翼地向崔珏问道。

    他是坚定的东宫派,毕竟他如今正值壮年,更是下一任宰相的有力争夺者。

    施泾川与崔珏两人,既是师徒关系,又如同朋友一般。

    而他也是左相一脉的核心人物,在朝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肩负着维护本派系利益的重要责任。

    “不见得。”崔珏微微摇头,目光深邃地说道,脸上的表情让人捉摸不透。

    “杜师,您此话何意?还请明示,学生实在是不解。”施泾川急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看来我们都小瞧他了,他这背后必定有高人指点!”崔珏轻轻品了一口清茶,缓缓说道,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神情。

    或许在他的心中,已然看到了大朔未来的希望,这或许又是一位明君。

    “杜师,这……您就别再卖关子了。”说话之时,最烦人卖关子,即便是官至宰相也不例外。

    此刻,他的好奇心已经被彻底勾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这次和上次在表现得最为活跃的那两个御史,你可知他们的履历?”崔珏不紧不慢地说道。

    朝堂之上,不仅皇帝需要精心培养自己的继承人,为国家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大臣们也同样需要为自己的政治势力寻找合适的接班人,确保本派系的利益和影响力能够得以延续。

    以前,崔珏一直认为施泾川具备出色的才能和潜力,是继承自己衣钵、延续本派系政治理念的最佳人选。

    然而,经过这次事件,他对施泾川的能力和洞察力产生了一丝怀疑,内心不禁感到有些心累。

    “学生这便命人去查!”

    中书省在百官之上,是仅次于陛下的决策机构。

    大朔帝国所有有品阶的官员履历不仅吏部存档,中书省也有另一份。喜欢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