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妙书阁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 第10章 文武的思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 https://www.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然逢纪只提了并州与河套,却决口不提幽州,其中心思已然明了。

    结合贾诩之前的言理论,显然是要李信收缩精锐力量,舍弃幽州这块累赘。

    但幽州地盘广沃,又是李信亲自带队,将士们流血牺牲,辛辛苦苦打下来的。

    其中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与心血,却要拱手让人,这让他阴晴不定。

    李信尽管心中隐隐有了预感,但还是出声询问道:“幽州地广,着何人坐镇?”

    “主公,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主公!”徐晃见此,直接起身道:“主公,幽州乃是将士们用命打下来的,不可轻弃...”

    “更何况,幽燕战略,关乎主公日后大业,焉能不战而退...”

    “不错,公明将军所言有理,幽州广沃,若局势为艰,不失为我军一条退路.....”

    与此同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孙康,也出列进言道:“主公,幽州战略纵深极广,又有黄绍三万漳河新骑镇守...”

    “若依托坚城,逐步抵抗,未尝不能节节消耗汉军锐气,为我等争取时间...”

    “此言差矣!”逢纪不赞成在幽州耗费精力,当场反驳道:“兵势事凶险,朝廷来伐,我军两线作战本就力有不逮...”

    “若这个时候被幽州牵扯精力,战线过长,东南北三线作战,只会成为我军拖累...”

    “幽州新占,民心不附,尔等有何能耐,能够抵挡东部魁头十万铁骑,以及朝廷数万边军精锐...”

    “你!”徐晃闻言,几乎气炸了肺,自知言语之争不是逢纪这种阴险小人对手。

    他遂转身向上首请示道:“主公,徐晃愿率军坐镇幽州,必为主公保领地不失!”

    “末将愿立军令状,以项上人头担保...”

    “请主公,允!”

    “哼!”逢纪冷哼,面对这种脑袋提在裤腰带上晃荡的家伙,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毕竟人家都敢舍得一身剐,不惧死,愿意拼命争取...

    纵使逢纪看不惯,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打击众将的积极性...

    “主公!”眼见李信似有动摇,孙既上前道:“主公,鲜卑南下,无非为了女人与奴隶...”

    “主公只要命令黄绍将军回师,没了阻拦,胡人自可长驱直入...”

    “到时,鲜卑魁头在幽州大地,与汉军狗咬狗...”

    “如此我军压力自减,完全没必要,在化外之地与敌人死磕...”

    说到这里,孙既不着痕迹的瞥了眼徐晃等一众,忿忿不平的将领。

    他毫无顾忌,继续道:“公明将军勇力可佳,不惧生死,但军中将士的命却不能白白牺牲...”

    “幽州战线,东西过长,南北狭窄,两面作战,必然难守...”

    “与其流血失地,还不如保存有生力量,来日他图!”

    “主公常言,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今形势如此,当早做决断...”

    “唔!”李信微微皱眉,眯着眸子扫了眼大厅内面无表情的众将,心中一时难以抉择。

    贾诩、逢纪、乃至张既等谋士的意思很明显,说得也很明白,就是趁汉军还未到来之前,撤离幽州。

    以鲜卑人的秉性,肯定不会放过入境劫掠一番的大好机会,到时免不了在幽州战场与刘虞争斗一番。

    而徐晃之所以出言反对,恐怕是早知道逢纪阴毒,所以才会出言反对,甚至不惜立下军令状。

    幽州若落入大汉手中还好,毕竟汉军再是不堪,那也是代表着正统的朝廷...

    而且刘虞此人素有仁名,哪怕内外有别,但终究不会做的天怒人怨,或者太过分...

    然一旦如孙既等人所言,将幽州让给鲜卑人,恐怕境内百姓,会妻离子散,沦为胡人铁蹄下的玩物...

    甚至被当成两脚羊抓回大漠当奴隶,而徐晃等血气未泯的将领,自然不愿看到...

    麾下意见不统一,各言有理,李信一时有些踌躇,心里虽有倾向,但真让他抉择,还真不好明言。

    李信心中复杂,只得将目光转向其他人:“幽州之事,尔等以为该当如何!”

    “大帅,既然朝廷都不顾百姓死活,我等又有何顾虑可言!”

    吴郭昌?等人抱拳道:“大帅,下令吧,朝廷不仁,就莫怪我等不义...”

    “大帅,不可再犹豫了,若不然到时牺牲的就是军中兄弟性命...”

    徐晃等人心中有道义,将大义看做信条,但昌?吴郭这些老贼出身的家伙可不会有顾虑。

    他们在北方流血杀敌,抵抗胡虏入侵,朝廷却在此时派兵来伐,在背后捅刀子,心中感想若何?

    一群贼匪出身的将领,虽然有人心中崇义,但也有人将大义当做狗屎...

    朝廷不仁,就别怪他们不义,没有什么不敢的...

    “主公!”与此同时,贾诩也出列道:“公明将军所虑者,无非是北地百姓...”

    “吾胸中有一策,可解其中之忧...”

    “哦!”李信心中一震,略感意外。

    之前黄巾覆灭的消息传来之时,贾诩就曾劝过放弃幽州,如今旧事重提,不知又有何策略!

    他心中思虑着,却不着痕迹道:“文和乃吾首席军师,有何言,尽管道来,不必顾忌!”

    “主公仁义,爱民如子,不忍北地百姓凌难,但局势危机,幽州地广,战线过长,不利于防守作战...”

    “我军之前攻略幽州,除了看重其中地理位置之外,更重要的是其中人口与物力...”

    “既然守不住,为民众虑,不若将各百姓尽数迁往并州,充实治下人口,以河套底蕴养百万人绰绰有余...”

    贾诩不急不缓,道出胸中所想,亦解决各部将领,和主公心头忧虑。

    人口就是生产力,是核心中的核心,更何况在千年的大汉朝。

    在这个生产力严重不足的年代,在这个产出全靠百姓手撸的时代,人口的多少直接影响一个势力的兴衰。

    这个时代的人口户数统计,一直是存在大量的偏差,世家豪强士绅的家奴或佃户是不上报的。

    尤其是战乱年代,幽州记录的人口只是真实人口的大部分,但这已经让人心惊了。

    和平时期有人可能会把他们看做麻烦,那是因为羊多生乱,自然对狼群不利。

    但这是乱世,幽州的百姓是资源,同样也是兵源。

    贾诩张既这些有能力的人,自然不会将民众视作麻烦和累赘,他们巴不得治下人口越多越好呢。

    治下人口多寡,对于和平政权来说也许意义不咋滴,但对于战争时期的夏军意义就重大了。

    人口是生产力也是资源,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在不同的人看来,利弊皆有,夏军高层却将百姓视作统治核心...

    夏军的地盘很广,但真正能做到有效调动的,只有并州与河套,前者因为各种原因,还需要靠后。

    针对幽州战略,贾诩的计策很简单,就是将地盘留给汉军和鲜卑人...

    再此之前,只需要把幽州百姓迁徙至太行山西侧,为主公大业加砖添瓦。

    如此既能让胡人和汉军,在幽州大地上狗咬狗,又避免其中百姓沦为两脚羊的下场。

    且李信等人也不怕治下人多,因为他们不是腐败无能的大汉朝廷...

    夏军这个新生势力,朝气蓬勃人才积极,各部官吏更是热血未凉。

    他们治理经验或许不丰富,但却积极上进,正处在急速的上升期,对于人员的渴求是无与伦比。

    河套官吏不怕麻烦,不怕苦也不怕累,更不会抱怨治下人口太多,也不会抱怨百姓难治。

    因为这些官员有信心,也有能力有耐心做到将人力,化为有效的生产力。

    人多力量大,如今的河套之地,已经体现出来了...

    所以贾诩的计策不可谓不妙,但徐晃等人内心还是沉重无比,想要出言反对,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人心思异,一州百姓岂是那么容易就能迁走的,不提迁移的过程会死多少人,单是故土难离就能让留下很多人。

    再加上各种因素汇聚,不愿离开的可能还会占大多数,贾诩之所以出言献策,恐怕其中安慰之意占大多数,这也是徐晃等人纠结的原因。

    但李信却不再犹豫,既然有了解决之法,便果断下令道:“臧霸!”

    “末将在!”臧霸轰然出列!

    “汝率本部军团进驻南郡,不求胜敌,只需挡住朝廷大军,稳住河套防线便可...”

    “诺!”臧霸抱拳。

    “公明,汝率本部人马南下上党,严守各处关隘,不得擅出...”

    “诺!”徐晃抱拳。

    李信顿了顿道:“再令,让辽东黄绍带兵南下,与上党策应引援...”

    “至于幽州....”说到这里,李信眼色闪烁不定:“幽州之事!”

    “皆由参事大人负责!”

    “我等,谨遵主公令!”

    李信虽然没有明言放弃幽州,但一些人,已经看出了其中道道!

    亦如贾诩所言,李信仁义有嘉,断不会让幽州百姓,沦为胡人两脚羊...

    虽然过程有些复杂和冲突,但李信还是尽最大的限度,把各部将领的职责布置下去。

    李信目光微扫,在一众将领身上掠过,定格在徐晃身前,沉声道:“太行山防线,便交由公明了...”

    “吾会命太岳兵工厂,全力配合,需要多少铠甲武备,尽管开口,上党府库中所有刀兵器械亦尽由公明处理...”

    “再好的装备,若不能上战场,留在仓库中发霉,那也只是一堆破铜烂铁罢了...”

    “主公放心,末将就算拼了这条命,也会守住东南战线....”

    “切勿言死!”李信目光炯炯的盯着后者道:“此战只需坚守城池险关,节节据守,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便可...”

    “待吾击退北部鲜卑,汉军不足为虑...”

    “此战,不败便是胜,稳住便是赢,若事不可为....”

    说到这里,李信将目光转向另一名心腹将领:“宣高,丁原董卓这些统帅,不是一般人...”

    “此行即使吾亲自领军,也未必是其对手,此战不求胜敌,只需尔等尽力,稳住南部防线便可...”

    “大帅,您放心,霸必守住南郡,守住河套,死战不休...”

    ...喜欢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