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妙书阁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140章 你到底什么时候回去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 https://www.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龚正陆,是明末浙江绍兴会稽人。

    嘉靖末年,他因为科举不顺,遂往来行商于辽东和江浙,不幸被女真所掳。

    他具体是被谁所掳,又是如何落入努尔哈赤之手,并没有明确记载。

    可能是被建州右卫大酋王杲掳去,后又卖到了建州左卫。

    也可能是被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掳去,带到了苏子河上游的建州左卫。

    总之在当时,努尔哈赤还是个幼齿小儿。

    龚正陆考过科举,粗通文墨,又博闻强记,视野广阔,对事物也有自己的见解。

    加上常年在辽东经商,需要接触辽东各族商人,因而精通女真、蒙古、朝鲜语言。

    于是就成了努尔哈赤在汉文化方面的启蒙老师。

    努尔哈赤掌权以后,对龚正陆也颇为赏识,

    不仅让膝下所有孩子都拜其为师,还让他负责与明朝及朝鲜的外交和文书往来。

    龚正陆虽只是粗通文理,却是在后金传播汉文化的第一人,

    不仅辅佐努尔哈赤处理外交事宜,还培养了一批通晓汉文化的年轻女真贵族。

    如皇太极,褚英,代善,蒙古尔泰等都受过他的教育。

    所以他对建州的发展还是颇有影响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在满清的史书上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李国助知道他的事迹,还是通过朝鲜的《李朝实录》,算是前世研究东海女真之时的意外收获。

    朝鲜《李朝实录》之所以会有关于龚正陆的记载,当然是因为他代表建州与朝鲜进行外交的缘故。

    据《李朝实录》记载,龚正陆进入晚年以后,时常想念他当年留在浙江老家的儿子。

    于是对前往建州老营的朝鲜使者提起此事,

    甚至表示,如果朝鲜使者能把他离散多年的儿子带过来,愿以重金酬谢。

    但朝鲜使者却提出条件,只要龚正陆肯透露努尔哈赤的军事机密,定会不遗余力地帮忙安排。

    至于龚正陆最终是否被策反,《李朝实录》中并没有明确记载。

    但其中却有明朝对龚正陆的评价,大意是说,

    尽管努尔哈赤占据了富饶之地,兵锋正盛,

    但好在龚正陆作为他的军师,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血统,还算安分。

    结合《李朝实录》的记载,以及龚正陆在清朝史书上的毫无痕迹,

    可以合理推测,他大概是因为这件事而被努尔哈赤怀疑上了。

    努尔哈赤疑心极重,一旦起疑便杀伐残忍,即使是自己的亲兄弟舒尔哈齐都不能幸免。

    所以龚正陆大抵是被努尔哈赤以向朝鲜泄漏军事机密为由抹杀掉了,

    甚至可能连他在建州的亲属也被一并连坐了。

    努尔哈赤不仅是让龚正陆物理消失了,

    就连他在史书中的痕迹也要抹除的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痕迹,

    足见对汉人端的是狠辣绝情到了极致。

    所以说,颜思齐的推断虽有道理,但只能放在皇太极时期。

    李国助之所以承认他所言极是,只不过是懒得跟他争论罢了。

    “不过目不识丁并不代表他们之中就没有可造之材。”

    李国助刚承认颜思齐说的有道理,就马上话锋一转,

    “既然从他们之中找不出可用之才,我们也可以把他们培养成才。”

    “他们都还年轻,从现在开始学着识文断字,或者习练手工技艺都还来得及。”

    “所以我准备开设永明学会,作为南海边地公司的科研部门,主要有三个目的,”

    “一是为南海边地公司,及未来的永明城邦培养人才。”

    “一是为学者和工匠提供一个交流学识和技艺的场所。”

    “一是从古籍中发掘并复原失传已久的古代科技,为我们所用。”

    说到这里,他停下来整理了一阵思路,又继续说道,

    “永明学会必须面向公众开设学校,由学会成员担任教习,”

    “平时主要在夜间进行教学,冬天也可以酌情在白天授课。”

    “总之在帮助大家精进学业的同时,不能干扰白天的劳作。”

    “不过对于十二岁及以下的儿童,学会必须在白天授课。”

    “学会的工艺技术老师,只要是有绝活的,都可以向学会申请专利保护。”

    “获得专利的老师也有义务向学生倾囊相授自己的技艺,不可藏私。”

    “对公司有重大贡献的老师,学会可以为其立生祠。”

    “专利有年限,生祠收入却可以享受终生,甚至由其子孙继承。”

    说到这里,他又停下来思考了片刻,突然转对李俊臣道,

    “俊臣哥,组建永明学会的事,就交给你来操办,”

    “你先拟个章程出来,再由大家一起商议改进。”

    ……

    1617年4月1日,万历四十五年丁巳蛇年二月廿六。

    大海早已解冻,永明城又能对外通航了。

    在永明要塞西门外的码头上,李国助正在为李旦、翁翊皇、考克斯、颜思齐、李俊臣、虞明珠等人送行。

    李旦、翁翊皇、考克斯三人自然是要回日本平户。

    颜思齐则是要去山东引进柞蚕种及相关行业的人才。

    李俊臣和虞明珠已经在过年期间完婚。

    两人这是要回福建漳州南靖省亲,顺便看看能不能招募一些纺织工人回来。

    古人在婚姻大事上都十分保守,往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李俊臣却在没有事先通知父母的情况下,私自娶了虞明珠为妻,也算是十分大胆了。

    要是再不回去省亲,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了。

    “爹,回去以后务必找一下许老师,让他给你把把脉,顺便看一下我给你开的方子啊。”

    李国助语重心长地叮嘱便宜老爹道,

    “合适的话,你就坚持吃上一个疗程,再去找许老师看看。”

    “切记他让你停药,你才能停药!”

    “而且他叮嘱你的饮食起居上的注意事项,你一定要遵守!”

    “等我回去以后,可是会检查的哦!”

    “好好好,爹一定谨遵医嘱!”

    李旦看似说的不耐烦,其实一脸幸福的笑容根本藏不住,

    “话说回来,你到底什么时候回去呀?今年都没回去过年,你娘肯定都想死咱们了。”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