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妙书阁 > 双穿:农村夫妻扬名大周 > 第356章 大周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 https://www.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成归来的消息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小石子,并未在未央城激起太大的波澜。

    这座繁华都市依旧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人们似乎对这个曾经声名显赫之人的回归显得有些漠不关心。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边境地区那风云变幻、令人目不暇接的局势。

    藩王起事,说到底不过是王族内部的一场权力纷争罢了。可这场看似简单的家事却如同燎原之火般迅速蔓延开来,将整个国家卷入其中。

    朝中大臣们在这股汹涌澎湃的洪流面前显得如此渺小无力,纷纷被迫选择站边。一时间,人心惶惶,朝堂之上也弥漫着紧张压抑的气氛。

    而位于边疆的西域和南凉两地更是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冲击。那里的军队和文臣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几乎未做出任何有效的抵抗,便轻而易举地归顺于造反派的麾下。昔日的忠诚与坚守瞬间土崩瓦解,大周王朝的统治根基开始摇摇欲坠。

    随着局势的不断恶化,大周实际掌控的区域逐渐萎缩,最终竟又回到了先帝在位时期的模样。

    国土沦陷,民不聊生,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周如今已风光不再。当郑太尉亲率大军抵达凉州山口,准备与来势汹汹的敌军展开殊死一搏时,他才赫然惊觉,大周的真正实力远非外表看上去那样强大和光鲜亮丽。

    “到底怎么回事?大军都已经开到这里了,你居然告诉我粮草还未送达?!”郑霆瞪大双眼,怒视着身旁那位瑟瑟发抖的副将,满脸都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

    只见那名副将田丰慌忙跪地抱拳说道:“主帅息怒啊!并非属下故意拖延,而是户部那边确实没有足够的粮食可供调配。我们也曾尝试过临时紧急采购,但最终还是未能拿到足够数量的粮草啊。”

    听到这番解释,郑霆更是怒火中烧,他猛地一挥衣袖,大声质问道:“怎么可能会这样?这几年一直风调雨顺,庄稼收成良好,税收也是逐年递增,按道理来说国库里应该堆满了粮食才对!为何如今却连行军打仗所需的粮草都供应不上?”

    田丰向前一步,微微躬身向郑霆解释道:“主帅大人,如今这朝廷可绝非铁板一块啊!那些个大家族势力盘根错节,平日里总是想尽办法要从中捞取些好处,不是要点钱财,就是想多占些资源。

    就说前段时间咱们海军建造所需的经费吧,不也是靠大臣们自愿捐献才勉强凑齐的吗?此事想必您应该不会忘记吧。”

    郑霆听后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他大手一挥,果断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派人下去收粮。一切都按照市场价格来收购,如果有谁敢借机囤货居奇、待价而沽,妄图抬高粮价谋取暴利者,不必??拢?苯泳偷卣?ㄒ再有в龋 

    田丰连忙拱手应道:“是,属下明白了。我这就安排人手前去执行命令,定当不辱使命,确保此次收粮行动顺利完成。”说罢,田丰转身匆匆离去,着手开始布置相关事宜。

    凉州地处偏远,与那西凉相邻相依。尽管曾经不可一世的西凉如今已被打得元气大伤,但毕竟这个邻国仍在那里,成为凉州的一道独特风景。

    凉州的百姓们大多生性纯朴善良,他们以豪爽热情着称于世。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里的人们并不擅长农耕之事。

    由于自然条件和传统技艺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凉州的粮食产量一直以来都远远低于其他各州地域。

    这一日,田丰亲自带领着一队人马,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凉州境内几家规模最为庞大的粮行之间。

    经过一番忙碌奔波,众人最终汇总统计下来,拢共也仅仅收购到了区区三万石粮食而已!

    要知道,此刻正有一支多达二十万之众的雄师劲旅驻扎在此地啊!这点儿可怜巴巴的粮食,对于如此庞大数量的军队而言,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满足其基本需求。

    “大人啊,小店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呀!能拿出来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万丰粮行的掌柜一脸苦相地说道。

    只见那将军面色一沉,冷声道:“刘掌柜,本将军也不想为难于你。但你应该清楚,我们此番乃是为国家平定叛乱而来。如今前方战事吃紧,军粮至关重要,倘若你连我们都不肯出售粮食,那么剩下的这些粮食便不可再卖给他人了。否则的话,本将军也只能将你视作叛国之徒论处了!”

    听闻此言,刘掌柜顿时吓得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头求饶道:“大人明察秋毫啊!小的怎敢有半点忤逆之心?其实大部分的库存早已如数交付给了您呐。而这余下的些许粮食,那可是老百姓们的救命粮啊!将军此次大规模采购之后,本地的粮食势必会变得极为稀缺。若是一点都不留下来,恐怕当地的百姓真的就要活活饿死啦!还望大人开恩呐!”

    田丰一脸狐疑地看着眼前之人,沉声道:“本将军向来公正严明,从不轻易冤枉好人。待我归来时亲自查验一番自会见分晓。不过在此之前,你可知道如今何地的粮食最为充裕?”

    那刘掌柜闻言,不禁面露难色,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想当年,湖州和河州皆是产粮大区,其粮食产量之高甚至能以低廉价格远销至其他各州。然而时至今日,即便是河州,所剩余粮亦不多矣。”

    田丰眉头微皱,追问道:“怎会如此突兀地发生这般变化?莫非是有人暗中囤积居奇,操控粮价不成?”

    刘掌柜思索片刻后,否定道:“依小人之见,此等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所需囤积之数量甚巨,绝非一般私人所能承受得起。如此庞大的数目,又岂是个人之力能够全部吞下的呢?”

    田丰皱着眉头问道:“这到底是从何时开始的?”

    对面那人思索片刻后回答道:“我仔细回想一下,好像是从去年过年的时候开始的吧。对,就是当时传言西北王陈三平谋反那会儿开始的。自那时起,这粮价就已经有所增长了。您瞧瞧,一直到如今,这粮食价格都未曾降下来过呢!”

    听到这里,田丰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一阵发晕。

    身为世家子弟的他,对于其中的内情自然也是心知肚明。所谓陈三平的谋反,不过是背后的黄雀一手策划并操控罢了。而且据他所知,陈三平在逃离大周之后并未身亡。

    想到此处,田丰不禁心中一沉,如果这粮食价格从那个时候起就开始不断上涨,那么还真有极大可能是被陈三平给暗中弄走了。

    毕竟,以陈三平的实力和手段,要做到这点并非难事。如此一来,事情可就变得愈发棘手了……

    大周军队驻扎一个多月,仍旧没办法筹集足够粮食。郑霆没办法,只能传信给朝廷,让皇帝头疼。

    皇帝效率很高,他采用陈三平的办法,让众多官员帮忙捐赠粮食。出乎预料的是,大臣们捐粮比捐钱更痛快。

    郑霆身先士卒,率领着士气高昂、军纪严明的大军浩浩荡荡地踏入了南凉道。

    一路上,他们势如破竹,连战连捷,以摧枯拉朽之势在短短半月时间内就连下三座城池。

    然而,当他们来到第四座城池之前时,前进的步伐却戛然而止。因为在这里,他们遭遇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威远侯。

    说起这威远侯,那可是威名赫赫。他不仅是齐王的外公,更是齐王手中军队的最高统帅。其军事才能卓越,指挥作战经验丰富,在战场上可谓是令敌人闻风丧胆。

    此刻,两军对垒,旌旗飘扬,战鼓雷鸣,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郑霆遥望着对面军阵中的威远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唏嘘之情。

    想当年,他也曾与威远侯并肩作战,一同驰骋沙场。那时的他们都是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好儿郎,结下了深厚的袍泽之谊。可谁能想到,时至今日,竟会兵戎相见,成为彼此的敌人。

    尽管心中感慨万千,但郑霆深知自己身负重任,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不过,他并没有急于下令发动攻击,而是派出一名亲信使者给威远侯送去了一封书信。

    信中,郑霆言辞恳切地提醒威远侯,希望他能够重新审视当前的局势,做出正确的抉择,不要再做这种毫无意义的争斗,以免造成更多无辜将士的伤亡。

    威远侯收到信后,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没有给出任何回应。就这样,双方僵持了整整三天。

    眼见威远侯毫无动静,郑霆明白对方心意已决,于是不再等待,果断地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刹那间,喊杀声四起,金戈铁马相交之声震耳欲聋,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就此拉开帷幕……

    这场激烈的战斗已经持续了漫长的大半个月之久,但令人惊讶的是,双方竟然都没有能够占据明显的上风,局势始终处于胶着状态。

    此刻,在周军的大帐之中,郑霆与一众将军们围坐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了愁容,显得十分头疼。

    "这该死的护城河!它距离城池实在是太远了,我们的火炮就算火力再强大,也根本无法触及到城中啊!这样一来,就完全没办法对敌人形成有效的压制。"其中一名将军满脸无奈地抱怨道。

    他身旁的另一位将军紧接着附和道:"可不是嘛!而且更糟糕的是,这护城河周边的土地异常松软,想要在这里架设火炮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即便勉强架起来了,也根本无法瞄准目标。如此一来,咱们原本拥有的最大优势就这样被白白浪费掉了!"

    这位将军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地拍打着面前的桌子,以宣泄心中的不满和焦虑。

    郑霆目光如炬,突然开口问道:“诸位可知,当年那西北王究竟是如何一举拿下这座坚不可摧的城池的?”

    话音未落,只见一名身材略显矮小但英姿飒爽的小将军霍然站起身来,向着郑霆恭敬地行了一礼后朗声道:“回主帅,此事卑职恰好知晓。想当初,卑职有幸随西北王一同征战于此。

    那时,西北王足智多谋,他先是派遣一支精锐部队佯装在城东发动猛烈攻击,吸引敌军主力前往增援。而与此同时,另有一队人马趁着夜色悄悄渡过河流,迂回到城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